“滨水城市空间形态与历史文化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22-12-02浏览次数:82

近日,“滨水城市空间形态与历史文化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举行。本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及日本的学者与会。



本次论坛议题包括“滨水城市:跨学科背景下的综合研究”“城市滨水:大运河沿岸城市、上海的‘一江一河’”“国际视野:日本学者研究专场”等。学者考察的滨水城市包括上海、广州、杭州、无锡、常州、澳门、香山,以及东京、大阪、长崎、芝加哥、悉尼、威尼斯等,就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滨水地带形态做了深入细致的解读,试图从长时段的角度来考察滨水城市的变迁历史,并通过文字、图像等城市史资料的综合拓展与利用,开展跨学科研究、多部门合作,探究城市史研究新路径、新方法。其中,滨水空间的人文遗产研究、保护与利用引起了多位学者的关注。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马学强看来,滨水空间,可以说是那些城市发展的起点与重点地带,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上海、大阪等,均是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的世界级滨水大城市。他以《滨水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与内涵挖掘》为题,探讨了位于黄浦江、苏州河畔的徐汇滨江、苏州河北站这两个街区的变迁,着重解析滨水区域的形成路径与演变肌理,凸显不同阶段其所呈现的空间形态,以及功能变化、结构差异等。由此,他提出,对待历史空间,要注重城市更新中的人文遗产研究、保护与利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些老建筑与历史风貌。从历史到现实,从文化形态到生活方式,这些滨水地带不仅仅是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转变,而且要有更多、更丰富的内容,如构筑滨水的文化生态系统,塑造宜居的公共开放空间,以新业态、新模式赋能产业发展等,这也是新时代赋予上海滨水空间的新内涵。

近两年全面起势的北外滩作为新的滨水空间快速发展区域,也得到了学界关注。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张晓虹、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罗婧以《开埠初期北外滩滨江地带城市空间的形成》为题,对苏州河以北的城市化过程进行研究。她们发现,1850年至1860年期间,虹口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是在港口经济驱动下,藉由土地价格的浮动实现的。而北外滩的发展,也使上海一改中国传统城市只依河流一侧形成单岸城市的特点,发展为跨苏州河两岸的“双岸城市”。在码头经济的带动下,虹口周边餐饮业和宾馆业兴起,据1860年代的《行名录》,当时总共在册11家宾馆中有5家在虹口,包括著名的礼查饭店(今中国证券博物馆)。上海市档案馆档案保管部副主任彭晓亮则以《河滨大楼:滨水公寓与上海北外滩空间变迁》为题,考察了这幢蜚声海外的公寓建筑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型态衍变,在探求其独特个性的过程中,也在思考滨水建筑的共性。在他看来,河滨大楼与毗邻建筑、桥梁、马路等标志性市政设施的相互关联,包括与之相关的人与事,共同刻画了上海北外滩空间变迁的演进图景和人文记忆的多元历史建构。

上海音像资料馆综合编研部主任汪珉则结合该馆资料,探讨影像志在滨水城市人文遗产保护传承中的作用。他介绍,目前上海音像资料馆拥有1898年至今上海城市面貌变迁的完整影像纪录,其中关于上海的主要河流黄浦江、苏州河以及支流的影像内容非常完整翔实,既有水道两岸建筑风貌的变迁,也有桥梁、大型水利设施的兴建改建以及空中航拍等全方位影像纪录。这些素材的记录、典藏,为开展上海黄浦江及苏州河影像志内容的社会化传播与多维度利用奠定了基础,并为社会各界在交流互动中提升影像志在城市人文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海音像资料馆副研究馆员李东鹏结合馆内影像材料,对1970至1990年代苏州河两岸住屋影像与城市居住空间形塑展开分析。他认为,上海开埠以后城市快速发展,城市空间沿着苏州河向内部推进,形成了码头货栈、工业生产和居住生活等几大功能区。其中,坐落在苏州河两岸的里弄住宅等形成以住屋为主体的居住空间,伴随着上海城市发展而不断建设,深深嵌入到苏州河两岸的上海城市空间风貌塑造中。1970年代以来,来自国内的导演、摄影师将镜头聚焦在居住在其中的居民的日常生活,包括居住人群、居住环境、生活状态等,通过影像手段塑造出上海的城市居住空间及“住屋景观”的概念。而这些“住屋影像”也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住房的演变、时代变迁的轨迹,并最终通过解决住房问题,腾出了空间,将苏州河两岸打造成如今的上海城市景观核心区域。

本次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音像资料馆、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滨水地带跨学科研究”创新团队共同主办,日本大阪公立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协办。


文章来源:文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