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所郭长刚所长一行赴北京访问交流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24-04-04浏览次数:338

为进一步推进历史所的学科发展、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历史研究所郭长刚所长带领班子成员叶斌、张秀莉、金颖华一行前往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和中国历史研究院访问交流。

3月26日,郭长刚所长一行赴当代中国研究所座谈交流,双方首先就当代中国研究所国情调研(上海)基地系列课题的推进情况做了深入交流,并就下一步工作的开展达成共识。随后,郭所长介绍了历史所关于学科规划的设想,并希望当代所能在相关的重大理论和政策方面给予指导。当代中国研究所李正华副所长介绍了他们承担的《中国式现代化简史》、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指导思想,以及正在积极推动的《当代中国》丛书续修的情况,希望能在更多领域加强与历史研究所的合作。双方还互赠了最新的集体成果。当代中国研究所出席座谈交流的还有宋月红副所长、办公室主任李海潮、科研办负责人周进、科研办学术处处长狄飞。



3月27日,郭长刚所长一行赴中国历史研究院访问,首先参观了学术成果精品展和会员单位情况。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专项工作处处长赵庆云、科研管理处处长郭子林、期刊社团与学术交流处副处长林帆、期刊社团与学术交流处干部郭璇等出席座谈交流。双方参会人员分别介绍了各自的部门和正在推进的重大项目情况,郭长刚所长介绍了历史所的基本情况和此行的目标。李国强副院长重点介绍了新编中国通史的指导思想、理论架构、组织方式,强调重大专项研究要有前沿性,要研究中央关注的问题,要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域的联合研究,要尽快转化成国家需要的政策理论成果。李国强副院长还就做好新时代的历史研究提出三点建议:一要彰显新时代、立足新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思想为指导开展重大理论研究,诸如对五种社会形态的研究、对一些重大理论的反思等。二要立足新要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历史学、文明理论、考古理论。对于上海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诸如上海文明史的挖掘、上海文明文化的成长在中华文明史中所具有的地位。上海精神、上海品格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上海是今天这个样子?这些都要在研究上海成长道路的基础上去探寻其根源。上海近代化要与中国式现代化联系起来,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史学研究源于对现实的关怀,我们要以上海道路总结上海经验,以上海经验提升中国理论。三是立足新路径。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要实现学科融合,要跨出去。上海作为对外的窗口,应该开展上海大湾区经济研究,对世界上的湾区经济建设历史进行考察、比较,这样的研究需要多学科融合,对现实也有极大的意义。从研究方法而言,历史学也要紧跟时代步伐,诸如史学研究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技术变革带来的社会道德和伦理问题等都需要关注,做好有组织的科研,开辟新时代中国史学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