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2024年5月30日下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室与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史料馆主办的“纪念五卅运动99周年”工作坊暨《红映浦江》第3辑首发式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2号楼831会议室隆重举行,来自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活动。
首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主任马军研究员致辞。他强调了五卅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在中国近现代史和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重要地位,并回顾了历史研究所对五卅运动的研究工作,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起对《五卅运动史料》(3卷本)的编纂和出版。据他介绍,《红映浦江》第3辑的主题为“上海大学与中国工运”,它的编纂和出版离不开蒋宝麟教授、上海书店出版社邓小娇编辑和上海静安区文物史料馆朱润馆长的倾力合作,马军研究员向他们表达了衷心感谢,并预告了第4辑将以“五卅运动”为主题,计划在明年的5月,即五卅运动百年之际问世。除此之外,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现代史室已为五卅百年纪念准备了约300万字的献礼之作,其中包括修订完成的《上海工人运动史》(120万字)等,期待社会各界,尤其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各级领导能够对现代史研究室继续支持,使这一红色历史研究的传统阵地焕发出新的活力。
《红映浦江》第3辑书影
随后,《红映浦江》第3辑首发式举行。马军研究员、李志茗研究员、上海静安区文物史料馆朱润馆长先后发言,介绍收录文章的作者,讲述书籍编纂的幕后故事,并展望第4辑顺利出版。特邀前来的张培德老师是现代史研究室的元老,曾经参与过《五卅运动史料》的编纂,他介绍,《五卅运动史料》不仅收录了报刊、档案等中文史料,也翻译了日本外务省、美国外交文献等外文资料中涉及五卅运动的中外交涉内容。史料的整理工作曾因“文革”一度中断,出版过程也颇为曲折,第1卷于1981年出版后,直至2005年,第三卷才出世,可谓是“好事多磨”。张培德称,自己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也一直关注着历史所的工作和工运史的最新研究,五卅运动在中国现代史的叙事上始终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发言完毕后,主办方将新出版的《红映浦江》第3辑赠送给到场的嘉宾和读者,以表达对他们的感谢和敬意。
张培德老师(左二)发言
之后的学术工作坊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李志茗研究员主持,共有8位学者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同济大学博士后徐迟的论文《五卅运动前后上海公共租界警务处对中共行动的认识变化》,利用美国国家档案馆和上海市档案馆的公共租界警务处档案,结合其他文献,梳理分析了1924年末至1925年间公共租界各级警务部门对中共党员的侦缉和起诉过程。徐迟指出,上海公共租界警务处对中国共产党党派特性、组织架构等方面的认识,经历了逐步深化的过程,在五卅运动时期,他们已经认识到中共是实质的领导者,但因机构职能及主要任务的差异,警务处刻意隐瞒与中共相关的核心情报,导致工部局董事会对中共的发展和壮大认识有限,客观上使得中共力量在公共租界内获得了举行更重要革命活动的空间。
同济大学博士后徐迟作交流发言
1925年6月1日上海总工会对外宣布成立,是为五卅运动在上海的总指挥机关。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副院长邹卫民和研究部教师李健的论文《在五卅运动中诞生的上海总工会及其贡献启示》,梳理了上海总工会在五卅风暴中诞生的经过,阐述其产生的历史意义及时代贡献。上海总工会自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动员组织工人加入工会、调整内部结构、设立办事处、动员指挥工人进行反帝斗争、争取工会合法化等手段全面领导工人运动。上海总工会在大革命时期的历史对当代工会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阶级的力量才能充分激发,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刘华烈士在五卅运动期间曾担任上海总工会的重要领导人。宝山区总工会二级调研员李中政的论文《五卅运动前后刘华生平补遗》,基于新近发掘的史料,同时参考了《上海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中关于刘华的相关记录,深入挖掘了刘华作为一个好学青年、一个深得党和工人群众信任的好同志短暂却熠熠生辉的一生。刘华牺牲后,上海总工会多次找寻刘华遗骸却始终无果,直到根据新近整理的上海公共租界警务处日报才寻觅到他被捕和牺牲的具体情形。作者希望以此告慰烈士英灵和当年苦苦追寻他下落的同志。李中政强调,“刘华精神”对于当下的工会工作者、大学生乃至所有渴望学习与进步的人们,都有深远的启示作用和借鉴价值。
宝山区工会二级调研员李中政(右一)作交流发言
1957年邓中夏烈士的遗孀夏明为收集丈夫在上海等地革命活动的史料,曾来沪通过上海工人运动史料委员会采访过若干相关人士,当年的采访文字今天仍保存在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现代史室内的“老工人谈话记录”里。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陆轶隽的论文《夏明采访稿之考释、勘误》以此为基础,对这一史料的产生过程和参考价值进行了详细介绍。陆轶隽通过梳理邓中夏1923年至1925年在上海等地活动的人际关系网以及地理活动信息等,对夏明采访稿中涉及到的人名、地名、机构名和重要事件进行了考释,并对因时隔久远和生理性遗忘产生的讹误进行了勘正。陆轶隽还预告,夏明访问稿整理件将在2025年五卅运动100周年纪念时推出,初步定名为《寻找丈夫邓中夏:1957年夏明的上海之旅》,内含访问稿全文5万字,内容介绍与评析,以及1949年后中国大陆地区邓中夏研究目录。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陆轶隽作交流发言
群体研究是党史研究的重要视角。中共诸暨市委党校副教授张犇的论文《大革命中的诸暨籍青年革命者群体研究初探》指出,诸暨这一县域的英烈群体因为数量最多成为一种现象级存在,这与诸暨当时面临的社会历史背景有着紧密关系。诸暨长久“大而强”的县域地位催生出诸暨人发自内心的优越感和使命感,而诸暨人特有的地域文化性格在革命者身上又得到充分体现。加之当时社会背景下中下层知识分子特有的政治诉求,以俞秀松、张秋人、宣中华、汪寿华、宣侠父、郑覆他、杨眉山、何赤华等人为代表的大革命时期诸暨籍革命者群体,鲜明地体现出理想高远、意志笃定、意志坚定、斗争坚决、能力出众、勇于牺牲的人物特质。而当前对于诸暨革命英烈群体的关注度亟须加强。张犇希望,五卅运动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百周年纪念可以为重新评价诸暨籍青年革命者的历史地位提供良好的契机。
中共诸暨市委党校副教授张犇作交流发言
顾竹轩是民国上海的传奇人物,他既是天蟾舞台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青帮“通”字辈的成员,除此之外,他还发挥过“中共地下党保护伞”的作用。上海滨海古园人生文化博物馆馆长苗青的论文《顾竹轩与旅沪苏北工人运动》,重点关注了顾竹轩在上海取得一定社会地位后,帮扶旅沪苏北同乡,救助供养战争难民,为中共地下党的秘密活动提供保护的事迹。因为与顾正红同姓同乡、同宗同族,他在五卅惨案发生后动员苏北同乡资源参与反帝活动;他的天蟾舞台经理室也曾作为地下党可靠的活动场所。苗青使用档案、报刊、回忆录等多种史料,生动地还原出顾竹轩跌宕起伏、颇具传奇的一生。
上海滨海古园人生文化博物馆馆长苗青作交流发言
上海滨海古园人生文化博物馆馆长苗青作交流发言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对五卅运动的研究由来已久。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马军的报告《1985年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召开过纪念五卅60周年的大型国际学术讨论会》以留存的历史所简报为素材,还原这一学术盛会的历史场景。根据简报所载,当年参会的有北京、天津、黑龙江、内蒙、河南、上海等16个省市代表和美国、日本来宾共96人,提交论文58篇、专著2部。历史所对这次会议给予高度重视,由著名专家学者组成会议主席团和领导组。在27日的开幕式上,上海社科院领导张仲礼先生作开幕词讲话。28日、29日,学者们进行分组讨论,讨论的主要话题带有鲜明地时代特征,如:共产党的领导、总商会的阶级性质、五卅运动的分期等。马军指出,这次学术讨论会既是第一次全国性的五卅运动学术讨论会,也是历史所恢复后的首个大型学术讨论会,更为明年纪念五卅运动100周年学术讨论会提供了借鉴。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马军作交流发言
每场报告结束后,与会学者就报告内容积极研讨,会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最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江文君副研究员作会议总结,他精炼准确地概括了每场的具体内容与鲜明特色,肯定了五卅运动研究的独特价值与学术成就,同时也指出了一些有待提高的问题。会议圆满结束。
撰稿人:靳胜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