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所青年中心学术茶咖会第7期顺利举行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25-03-07浏览次数:10

       2025年2月25日下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青年中心主办的学术茶咖会第7期在上海社科院分部图书馆一楼举行。同济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朱悦进行汇报,题目为《人工智能和史学研究——双向互动七十年》。来自上海各个高校和研究所的20余位老师和同学参加本次活动。



在会议伊始阶段,朱悦老师简要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史学研究的双向互动的现状,自2023年起,有多篇关于人工智能冲击史学的文章发表,同时人文学科也在影响人工智能的技术开发,许多科技公司已经开始招聘历史学背景的人才,以助于开发更符合历史语境和文化背景的模型。随后,朱悦老师简要进行了学术史的梳理,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史学研究,相应的学术反思由此产生。史学研究与人工智能的互动已初见端倪,但总体而言,人工智能的史学研究似仍大有可为。紧接着,朱悦老师讲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开端与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图灵测试”与“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是两大标志性事件。在随后的时段中,人工智能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所需注意的是在2016年学人提出以残差连接解决网络规模问题后,GPT等模型就此迅速发展。至此,人工智能对于史学研究的作用已然不能忽视。在文本分析、图像识别与考古数据的处理上,人工智能已能提供较大的帮助。史学研究与人工智能的双向互动也更为紧密,人工智能为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而史学研究则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语料支持。在会议的最后,朱悦老师也不忘提醒与会人员,人工智能在史学研究的应用中同样面临挑战,例如如数据的准确性,模型的幻觉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语境化问题等。

在朱悦老师分享结束后,进入讨论环节,与会者从数据隐私本地模型的部署和学术伦理等方面深入交流,探讨了未来人工智能与史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双方的交流引起学术思想火花的激烈碰撞,为与会人员带来新的观点与思考。


撰稿人:张之旭